
田承忠本报记者 张朋 摄
现在网消息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,近50家境内外媒体齐齐聚焦鄂港粤经贸洽谈会。进入提问环节,面对数十家媒体同时举手要求提问的境况,本报记者抢得了第三个发言的机会,面对记者的提问“今天的湖北已经拥有了除香港以外更多的贸易伙伴,香港对湖北还有何特殊意义?”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给予了详细回答。
记者:香港是湖北的老朋友,但今天的湖北已经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,例如欧盟、东盟、中国台湾地区等等,那么,今天的香港对湖北而言还有何特殊意义?
田承忠:湖北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,贸易伙伴当然越来越多。改革开放30年,香港始终是湖北最重要的吸引外资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,这个地位没有改变。在过去的很长时间,珠三角、香港在湖北的投资一直居首位,相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如此。
现在,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也已经来临,湖北近十年来每年都在香港举行经贸洽谈会,就是为了迎接这次产业转移。香港、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地区,而湖北是个较好的选择。
记者:去年12月东湖高新开发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,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二个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”,目前企业落户情况怎样?
田承忠:目前光谷已经落户了1.3万家企业,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进驻近30家。已陆续建成了关南科技园、光谷科技园、光谷软件园、富士康科技园等高新技术园区,而且在园区内建立后台服务中心、前台中心和结算中心。
该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光纤、光缆基地,光电器件生产基地,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、激光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,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%,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%,光电器件的国内占有率60%以上,激光产品国内超过50%。在这个领域也希望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、产品企业能够进驻。
记者:去年12月武广高铁开通以来,给湖北现在和今后的经贸发展将带来怎样的机遇?
田承忠:高铁的开通实现了“武广两地一日还”,使武汉和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。以前湖北的旅游业是把客人往全国送,现在高铁则是把大量来自珠三角的客人送往湖北。今年初的三个月内,湖北省内接待游客比过去三年还多。
武汉明年将开通到北京的高铁,这样武汉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。以后还将开通到西安和重庆的高铁,武汉将成为全国高铁网的枢纽。虽然各个省市的区位不可改变,但区位的条件可以改变。
还有,香港和深圳之间也会开通高铁,这样武汉、广州、深圳、香港之间就有了一条高速通道。届时,湖北迎接珠三角和香港地区的产业转移,将更为便捷。
本报特派广州记者 吴晶晶 李艳培